笠时代商务管理有限公司

科创板仍然是北京单体净利润最高的商场

陈经理    2019-04-16 11:27:47    1116次浏览

1959年,在武汉汉口解放大道690号,纪念中苏友谊的“友好商场”正式成立。

这是新中国最早的商场之一,与王府井百货、重庆百货、昆明百货大楼同期建立,1966年改名为武汉商场。

以武汉商场为主体的鄂武商A(000501.SZ),1996年上市,成为中国商业第一股。

2007年,武汉商场原址重建为武商广场,时至今日,仍然是中国单体净利润的商场。

2017年,武商广场单柜全国业绩第一的品牌有54个,前三的品牌有108个,化妆品、女装、男装品类继续保持全国同业零售额第一。

鄂武商的独立发展,让武汉国资尝到了甜头,于是,依样画葫芦推出了中百、中商、汉商。

1989年,武汉国资以汉口江汉路129号的武汉中心百货大楼为基础成立中百集团(000759.SZ),以武昌中南路11号的中南商业大楼为基础成立武汉中商(000785.SZ)。

尽管汉阳区国资以汉阳大道139号的汉商银座为基础运作汉商集团,比上面两家晚了1年,但上市却比它们早1年。

1996年,汉商集团(600774.SH)登陆上交所,次年,中百集团和武汉中商登陆深交所。

至此,武汉拥有4家国营商超上市公司,数量仅次于北京和上海。

而且,武商、中百、中商的实际控制人同为武汉市国资委,同一实控人旗下3家商超上市公司,在A股绝无仅有。

这4家国营商超都是由单体商场发展而来,都紧紧扎根武汉,近年才开始小范围向湖北省内其他城市扩张(中百在重庆的业务托管给了永辉超市),它们一直以来的会计师事务所都是同一家——中审众环,总部就在武汉武昌东湖路。

它们的主要区别在于业态。武商以百货为主,超市为辅;中商与武商类似,但影响力和体量小很多;中百以超市业务为主,是“中西部超市之王”;汉商旗下以百货业务为主。

武汉四大国营商超都很强,于是,问题也接踵而至,同业竞争如何解决?

毕竟,同城同业的武商、中百、中商,实际控制人均是武汉市国资委。根据媒体报道,早年,证监会要求解决同业竞争这一问题。

早在2005年,商务部将辽宁、湖北作为商业改革试点,拥有多家商业上市公司的武汉,成为商业改革的重点。

2007年,武汉国资以其持有的武商、中百、中商股权出资,成立武汉商联(集团)股份有限公司(下称“武商联”),武商联成为武商、中百、中商的控股股东。

武商联最主要的使命,就是运作这3家上市公司的重组。武商联挂牌之时也喊出话来,3年内实施重组。

此后10年,武汉商业重组,每隔一段时间就会有传言流出,但真正落到操作层面的重组计划,只有1次。而这仅有的1次,还只包括中百和中商。

2011年9月30日,中百集团、武汉中商发布重组方案,中百吸收合并中商,换股比例为1:0.9503。

不过,1年零8个月后,这一方案在股东大会上被高票否决。

原因很简单:监管层有心,武汉国资推动,但上市公司们无梦。

想想也是,计划中的内部重组,谁操盘谁被动,人员怎么安排,业务怎么融合,品牌怎么规划,都是几近无解的问题。

因为是上市公司,麻烦就更多。中百的股东不愿意股份被稀释,中商的股东觉得价格给低了,把中商的股票换成中百的,不划算。

陈经理

店铺已到期,升级请联系 13554082210
联系我们一键拨号18675952976